学了编程三天,我不想坚持了

猿友 2020-04-29 16:55:19 浏览数 (4457)
反馈

最近再次又开始啃W3Cschool的Python教程了,看了大概三分之一,没过三天,突然学不下去了,感觉太累,不想坚持了。想学Python是因为可以做爬虫,觉得比较好玩,坚持不下去怎么办?


后来我发现,很多人都是这样的不管学什么东西,明明脑袋里很兴奋,也知道要学习补充知识了,可真的动手了,没两天就放弃,来来回回几十次,就学了点皮毛,丝毫没有任何的进步。


似乎,我们都是“思想的巨人,行动的矮子。”


心理的防御堡垒


十年后,我发明了一种编程语言,一统江湖,超越了C语言,干掉了Python,开发出了高级的人工智能程序,成为了万众敬仰的计算机科学大师。


在现实世界中,获得一种资源,都需要付出与之相等的代价。但在人类的脑海里,完全不需要。你可能只需要消耗当日进食百分之1的能量,就可以成为超人,总统,行业精英,几乎无所不能。



我们经常会在脑海里,构建自己的完美形象。学习编程,我每天学它个8小时,一个月后我就能写很多程序,一年后我便能成为一名大师级的人物,开发出一款世界级的游戏。


当理想和现实碰撞时,过高的心理预期,会让自己难以高攀,我们就会倾向于放弃。


心理学这样解释“放弃”这一行为:


防御属于一种自我防御机制,为了降低失败对人生价值的打击,我们会选择降低自己的期待,放弃自己的追求。


一旦选择了放弃,自己想要的结果便会消失,我们就很自然的将这件事归咎于自己没去做,而不是个人能力的问题。



心理预期过高,放弃就成了习惯。我想,如果立足于当下,不对未来过度的憧憬,这一现象也会得到遏制。


不是真的累


在《人性的弱点》一书中,提到过这么一个观点,即大多数脑力工作者所产生的疲劳,不是真的疲劳,而是因为心理因素引起的。



精神病理学家证明了,大多数疲劳现象来源于精神或情绪状态。厌烦、不满、觉得自己无用、匆忙、焦虑、忧烦等等。这些因素会消耗掉人的所有精力。


情绪在体内制造紧张的因素,让我们感觉到了累。


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能连续学习七八个小时,丝毫不会觉得累,而你刚打开教程手册没几分钟,就哈欠连连的内在原因。


小时候父母经常指责我,你看看别人,学习那么刻苦,你就整天想着玩,现在不吃苦,以后能有什么出息。


这便是促使你感觉到累的外在原因。全世界的人基本上都相信,学习、工作的成功与否,取决于你是否有一种努力、辛劳的感觉。如果没有这一种感觉,就是不认真学习,不努力工作。


于是,当我们在学习编程的时候,总是皱着眉头,紧绷着脸,看着一句一句的语法,审视着每一行代码实例,我们需要做出十分努力的动作,来获得这么一种满足感。


这个问题相当严重。当我意识到时,我便开始有意识的放松自己,尤其在学编程的时候。我在便签上写下“放松”二字,贴在自己的电脑屏幕下方,时刻警醒自己。


假装感兴趣


一个年轻小伙子看上了一个小姑娘,可是每每和她聊天,这位小姑娘总是一副爱答不理的样子,让小伙子郁闷不已。直到后来,他请教了一位恋爱情感专家才明白症结所在,自己总喜欢聊自己感兴趣的话题,而忽略了他人的感受。


于是,他开始学会了倾听,即便小姑娘经常聊到化妆、购物这一类他完全不感兴趣的话题时,他也假装十分感兴趣的样子倾听着。没过多久,便赢得了小姑娘的好感。


这就是“假装”的力量。


每当我问一些经验十足的程序员朋友,学编程最重要的是什么,他们都会一致的告诉我:“兴趣很重要,没兴趣别学编程。”可是我对编程的兴趣,并没有很高,至少抵不上我玩游戏、看电影的兴趣。我该怎么提高对编程的兴趣呢?


通过编程获得成就感、一个浓厚的编程学习氛围等等,都能让一个人对编程产生兴趣。遗憾的是,大部分人都懒。


假装感兴趣,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当我们假装对编程感兴趣时,一点点的努力,就会使你的兴趣编程真实的,而且可以降低累的感觉以及紧张感。



假装感兴趣,就会想着怎么把编程学好,想着怎么把编程学好,就更容易学会,学会了就会有成就感,而成就感会继续产生兴趣,如此良性循环。

111 人点赞